使用 df 命令查看磁盘的容量
使用 du 命令查看目录的容量
-d参数指定查看目录的深度
dd 命令简介(部分说明来自dd (Unix) wiki))
dd命令用于转换和复制文件,不过它的复制不同于cp。之前提到过关于 Linux 的很重要的一点,一切即文件,在 Linux 上,硬件的设备驱动(如硬盘)和特殊设备文件(如/dev/zero和/dev/random)都像普通文件一样,只要在各自的驱动程序中实现了对应的功能,dd 也可以读取自和/或写入到这些文件。这样,dd也可以用在备份硬件的引导扇区、获取一定数量的随机数据或者空数据等任务中。dd程序也可以在复制时处理数据,例如转换字节序、或在 ASCII 与 EBCDIC 编码间互换。
dd的命令行语句与其他的 Linux 程序不同,因为它的命令行选项格式为选项=值,而不是更标准的--选项 值或-选项=值。dd默认从标准输入中读取,并写入到标准输出中,但可以用选项if(input file,输入文件)和of(output file,输出文件)改变。
我们先来试试用dd命令从标准输入读入用户输入到标准输出或者一个文件:
上述命令从标准输入设备读入用户输入(缺省值,所以可省略)然后输出到 test 文件,bs(block size)用于指定块大小(缺省单位为 Byte,也可为其指定如'K','M','G'等单位),count用于指定块数量。如上图所示,我指定只读取总共 10 个字节的数据,当我输入了“hello shiyanlou”之后加上空格回车总共 16 个字节(一个英文字符占一个字节)内容,显然超过了设定大小。使用和du和cat命令看到的写入完成文件实际内容确实只有 10 个字节(那个黑底百分号表示这里没有换行符),而其他的多余输入将被截取并保留在标准输入。
前面说到dd在拷贝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数据转换,那下面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:将输出的英文字符转换为大写再写入文件:
使用 dd 命令创建虚拟镜像文件
从/dev/zero设备创建一个容量为 256M 的空文件:
使用 mkfs 命令格式化磁盘(我们这里是自己创建的虚拟磁盘镜像)
在命令行输入 sudo mkfs 然后按下Tab键,你可以看到很多个以 mkfs 为前缀的命令,这些不同的后缀其实就是表示着不同的文件系统,可以用 mkfs 格式化成的文件系统。
简单的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将我们的虚拟磁盘镜像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:
用户在 Linux/UNIX 的机器上打开一个文件以前,包含该文件的文件系统必须先进行挂载的动作,此时用户要对该文件系统执行 mount 的指令以进行挂载。通常是使用在 USB 或其他可移除存储设备上,而根目录则需要始终保持挂载的状态。又因为 Linux/UNIX 文件系统可以对应一个文件而不一定要是硬件设备,所以可以挂载一个包含文件系统的文件到目录树。
Linux/UNIX 命令行的 mount 指令是告诉操作系统,对应的文件系统已经准备好,可以使用了,而该文件系统会对应到一个特定的点(称为挂载点)。挂载好的文件、目录、设备以及特殊文件即可提供用户使用。
使用mount来查看下主机已经挂载的文件系统:
输出的结果中每一行表示一个设备或虚拟设备,每一行最前面是设备名,然后是 on 后面是挂载点,type 后面表示文件系统类型,再后面是挂载选项(比如可以在挂载时设定以只读方式挂载等等)。
如何挂载真正的磁盘到目录树呢,mount命令的一般格式如下:
使用 umount 命令卸载已挂载磁盘
使用 fdisk 为磁盘分区(关于分区的一些概念不清楚的用户请参看主引导记录)
同样因为环境原因中没有物理磁盘,也无法创建虚拟磁盘的原因我们就无法实验练习使用该命令了,下面我将以我的物理主机为例讲解如何为磁盘分区。
使用 losetup 命令建立镜像与回环设备的关联
轻松一下
cowsay命令,可以让你在终端里以一种动物说话的形式打印出一段话。
学习时间 44分钟
操作时间 0分钟
按键次数 0次
实验次数 1次
报告字数 3233字
是否完成 完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