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分级: 一-a)-i-1
一、 基础概念
a) Linux:创建互联网生态的重要系统。 Linux 是一个安全、稳定、自由的系统,你可以把它定制成任何你想要的样子。在企业里,非常多的 IT 技术工程师都会用 Linux 作为开发机,也会把 Linux 打造成 Web 或数据库服务器等。 在Linux中,一切都以“文件”形式存在。 b) 指令:和机器对话的shell c) CentOS系统+VMware Workstation 软件安装与虚拟机的装配
二、 常用操作
命令名称 [命令参数] [命令对象] 注意,命令名称、命令参数、命令对象之间请用空格键分隔。 a) 系统工作命令; b) 系统状态检测命令; c) 目录操作; i. 快捷操作:
回到上一级目录:cd ..;
回到上一次目录:cd -;
copy
回到当前用户的home目录:cd ~;
进入根目录:cd /;
ii. 查看目录结构:tree;
iii. 绝对路径:pwd【目的:找到目标目录以根目录/为起点的完整路径】;
iv. 新建目录:mkdir;d) 文件操作: i. 新建空白文件:touch; ii. 复制:cp【格式:cp 操作文件 目标目录】; 复制目录:cp -r; iii. 删除文件:rm; 删除目录:rm -r; iv. 移动文件:mv【格式:mv 操作文件 目标目录】; 重命名:mv【格式:mv 操作文件 目标名称(不可用已有文件名称)】; v. 查看文件内容:cat+文件名称; 带行号地打印:cat -n+文件名称; vi. 查看文件类型:file+文件名; vii. 按指定大小复制或转换文件:dd;
e) 文本文件编辑命令; f) 打包压缩与搜索命令: i. 对文件打包或解压:tar;
三、 档案权限与目录配置
a) 用户身份与权限: 在Linux系统中,通过用户的UID值来判断用户身份。 管理员UID为0: 系统用户UID为1~999: 普通用户UID从1000开始:
b) 常见命令操作: i. 创建新的用户:useradd命令【格式为“useradd [选项] 用户名】; (平时直接“useradd 用户名”就可,“【选项】”可以跳过)(通过su 切换用户); ii. groupadd命令: groupadd命令用于创建用户组,格式为“groupadd [选项] 群组名”。 iii. usermod命令: usermod命令用于修改用户的属性,格式为“usermod [选项] 用户名”。 iv. passwd命令: passwd命令用于修改用户密码、过期时间、认证信息等,格式为“passwd [选项] [用户名]”。 v. userdel命令: userdel命令用于删除用户,格式为“userdel [选项] 用户名”。 -f 强制删除用户; -r 同时删除用户及用户家目录;
c) 文件权限与归属: 可读(r)、可写(w)、可执行(x)。亦可分别用数字4、2、1 。 文件读取方式: 第一列:第一个空格为种类(d:文件夹)剩下的9个空分成三组,第一组为管理员的权限,第二组是组内用户的全新啊,第三组是组外用户的权限。(4,2,1,--读,写,可执行); 第三列:用户名; 第四列:组名; 第五列:文件大小; 第六列: 创建日期; 第七列:文件名
d) 文件的特殊权限:
e) 文件的隐藏属性: Linux系统中的文件除了具备一般权限和特殊权限之外,还有一种隐藏权限,即被隐藏起来的权限,默认情况下不能直接被用户发觉。 i. 设置文件的隐藏权限:chattr命令【格式为“chattr [参数] 文件”】; ii. 显示文件的隐藏权限:lsattr命令【格式为“lsattr [参数] 文件”】;
四、 编辑文件
a) Vim编辑器; b) Sublime编辑器;
五、 帮助命令:man; 退出界面:p
学习时间 193分钟
操作时间 80分钟
按键次数 1158次
实验次数 15次
报告字数 1931字
是否完成 完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