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汇编语言(第 2 版,郑晓薇著)配套实验”实验报告

DOS及DEBUG介绍

实验1 DOS及DEBUG的使用 一、实验目的 1.练习常用的 DOS 命令,熟练掌握 DEBUG 的主要命令的用法。 2. 熟悉汇编语言运行、调试环境及方法。 二、实验内容

  1. DOS 命令用法 用两种方法在实验楼 Linux 环境中进入 DOS 模拟环境 用 DIR 命令查看根目录下的文件 用 CD 命令进入 D 盘子目录,并查看子目录中的文件
  2. DEBUG 命令用法 进入 DEBUG ,用 D 命令查看数据段中 0100H——0200H 单元的内容 用 U 命令查看代码段中 0100H 开始的程序 用 R 命令查看并修改 IP 寄存器的值为 0 用 E 命令修改数据段 5 号、6 号单元的内容为 12 、34 用 A 命令实现 Z = 56 + 41,用 T 命令执行并用 D 命令查看结果 用 U 命令查看刚才用 A 命令输入的汇编指令,它们对应的机器指令是什么? 三、实验报告
  3. 实验环境:蓝桥平台实验楼
  4. 实验过程及截图记录 进入DOS环境: 图片描述 用 DIR 命令查看根目录下的文件: 图片描述 用 CD 命令进入 D 盘子目录,并查看子目录中的文件: 图片描述 进入 DEBUG ,用 D 命令查看数据段中 0100H——0200H 单元的内容: 图片描述 用 U 命令查看代码段中 0100H 开始的程序: 图片描述 用 R 命令查看并修改 IP 寄存器的值为 0: 图片描述 用 E 命令修改数据段 5 号、6 号单元的内容为 12 、34: 图片描述 用 A 命令实现 Z = 56 + 41,用 T 命令执行并用 D 命令查看结果: 图片描述 用 U 命令查看刚才用 A 命令输入的汇编指令,它们对应的机器指令是什么? 图片描述 三、实验总结 汇编语言不同于以往所学的高级语言,汇编语言更加晦涩难懂,更符合机器的工作原理,不符合人类的思维。 本次的实验中,我学会了DOS的一系列命令符和如何进入debug并在debug环境中运用一系列命令符来进行操作。实验内容难度不大,但是却很容易出错,主要是对于操作界面的不熟悉以及命令符的不熟悉。其次就是理论知识,也就是基础知识不够熟悉,各种寄存器和数据段容易混淆。最后就是进制问题,在debug中键入数据不需要加十六进制符H,但是在实际实验过程中经常会习惯性地加H,导致命令error。 经过此次实验,更加明确了以后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,实践应基于理论,熟悉理论后也更要多实践实验,才能掌握所学知识。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