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前言
- 0. 前端工具
- 1. html
- 2. CSS
-
3. JavaScript 基础
-
3.1 JS简介
-
3.2 变量
-
3.3 变量的强制类型转换
-
3.4 运算符
-
3.5 流程控制语句:选择结构(if和switch)
-
3.6 流程控制语句:循环结构(for和while)
-
3.7 对象简介和对象的基本操作
-
3.8 基本数据类型vs引用数据类型
-
3.9 函数
-
3.10 作用域
-
3.11 this
-
3.12 对象的创建&构造函数
-
3.13 原型对象
-
3.14 数组简介
-
3.15 数组的四个基本方法&数组的遍历
-
3.16 数组的常见方法
-
3.17 数组的其他方法
-
3.18 内置对象:Date
-
3.19 内置对象(其他)
-
3.20 DOM操作
-
3.21 事件对象Event和冒泡
-
3.22 事件委托
-
3.23 BOM的常见内置方法和内置对象
-
3.24 原型链
-
3.25 常见代码解读
-
3.1 JS简介
- 4. JavaScript进阶
- 5. 前端基本功:CSS、DOM练习和 Javascript 特效
- 6. jQuery
- 7. HTML5和CSS3
- 8. 移动web开发
- 9. Ajax
- 10. Node.js和模块化
- 11. ES6
- 12. Vue基础
- 13. React基础
-
14. 前端面试
-
14.1 准备
-
14.2 页面布局
-
14.3 CSS盒模型及BFC
-
14.4 DOM事件的总结
-
14.5 HTTP协议
-
14.6 创建对象和原型链
-
14.7 面向对象:类的定义和继承的几种方式
-
14.8 跨域通信类
-
14.9 安全问题:CSRF和XSS
-
14.10 算法问题
-
14.11 浏览器渲染机制
-
14.12 js运行机制:异步和单线程
-
14.13 页面性能优化
-
14.14 前端错误监控
-
14.15 JavaScript高级面试:前言
-
14.16 模块化的使用和编译环境
-
14.17 ES6
-
14.18 虚拟DOM
-
14.19 MVVM
-
14.20 面试题整理
-
14.21 网友面经
-
14.22 面试技巧
-
14.23 推荐文章
-
14.24 计算机网络
-
14.25 web安全
-
14.26 其他
-
14.1 准备
- 15. 面试题积累
- 16. 前端进阶
- 17. 前端综合
- 18. 推荐链接
介绍
- vue实例的生命周期:从Vue实例创建、运行、到销毁期间,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事件,这些事件,统称为生命周期。
- 生命周期钩子:就是生命周期事件的别名而已。
生命周期钩子 = 生命周期函数 = 生命周期事件。
生命周期函数的主要分类
根据上面这张图,我们把生命周期函数主要分为三类。
1、创建期间的生命周期函数
beforeCreate:实例刚在内存中被创建出来,此时,还没有初始化好 data 和 methods 属性
created:实例已经在内存中创建OK,此时 data 和 methods 已经创建OK,此时还没有开始 编译模板。我们可以在这里进行Ajax请求。
beforeMount:此时已经完成了模板的编译,但是还没有挂载到页面中
mounted:此时,已经将编译好的模板,挂载到了页面指定的容器中显示。(mounted之后,表示真实DOM渲染完了,可以操作DOM了)
举例:
<!DOCTYPE html>
<html lang="en">
<head>
<meta charset="UTF-8">
<title>Title</title>
<script src="vue2.5.16.js"></script>
</head>
<body>
<!--这个div区域就是MVVM中的 View-->
<div id="app">
</div>
</body>
<script>
new Vue({
el: '#app',
data: {
msg: 'hello vuejs'
},
// 这是第1个生命周期函数,表示实例完全被创建出来之前,会执行它
beforeCreate: function () {
console.log('01 beforeCreate', this.msg);
//注意:在 beforeCreate 生命周期函数执行的时候,data 和 methods 中的 数据都还没有没初始化
},
// 这是第2个生命周期函数
created: function () {
console.log('02 created', this.msg);
//注意:如果要调用 methods 中的方法,或者操作 data 中的数据,最早,只能在 created 中操作
},
// 这是第3个生命周期函数,表示 模板已经在内存中编辑完成了,但是尚未把模板渲染到页面中
beforeMount: function () {
console.log('03 beforeMount', this.msg);
// 在 beforeMount 执行的时候,页面中的元素,还没有被真正替换过来,只是之前写的一些模板字符串
},
// 这是第4个生命周期函数,表示,内存中的模板,已经真实的挂载到了页面中,用户已经可以看到渲染好的页面了
mounted: function () {
console.log('04 mounted', this.msg);
// 注意: mounted 是 实例创建期间的最后一个生命周期函数,当执行完 mounted 就表示,实例已经被完全创建好了
// 此时,如果没有其它操作的话,这个实例,就静静的 躺在我们的内存中,一动不动
}
});
</script>
</html>
copy
打印结果:
运行期间的生命周期函数
beforeUpdate:状态更新之前执行此函数, 此时 data 中的状态值是最新的,但是界面上显示的 数据还是旧的,因为此时还没有开始重新渲染DOM节点
updated:实例更新完毕之后调用此函数,此时 data 中的状态值 和 界面上显示的数据,都已经完成了更新,界面已经被重新渲染好了。
PS:数据发生变化时,会触发这两个方法。不过,我们一般用watch来做。
举例:
<!DOCTYPE html>
<html lang="en">
<head>
<meta charset="UTF-8">
<title>Title</title>
<script src="vue2.5.16.js"></script>
</head>
<body>
<!--这个div区域就是MVVM中的 View-->
<div id="app">
<input type="button" value="修改flag" @click="myMethod">
<h3 id="h3">{{ flag }}</h3>
</div>
</body>
<script>
new Vue({
el: '#app',
data: {
msg: 'hello vue',
flag: false
},
methods: {
myMethod: function () {
this.flag = true;
}
},
// 接下来的是运行中的两个事件
// 这时候,我们的界面还没有被更新【但是,数据被更新了吗? 数据肯定被更新了】
beforeUpdate() {
console.log('-------------05 beforeUpdate', this.msg);
// 结论:当执行 beforeUpdate 的时候,页面中的显示的数据,还是旧的,此时 data 数据是最新的,页面尚未和 最新的数据保持同步
console.log('界面上DOM元素显示的内容:' +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h3').innerText)
console.log('data 中的 msg 数据:' + this.flag)
},
updated() {
console.log('-------------06 updated', this.msg);
// 结论:updated 事件执行的时候,页面和 data 数据已经保持同步了,都是最新的
console.log('界面上DOM元素显示的内容:' +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h3').innerText)
console.log('data 中的 msg 数据:' + this.flag)
}
});
</script>
</html>
copy
当我们点击按钮后,运行效果是:
可以看出:
当执行 beforeUpdate 的时候,页面中的显示的数据还是旧的,但此时 data 数据是最新的
updated 事件执行的时候,页面和 data 数据已经保持同步了,都是最新的
3、销毁期间的生命周期函数
beforeDestroy:实例销毁之前调用。在这一步,实例仍然完全可用。
destroyed:Vue 实例销毁后调用。调用后,Vue 实例指示的所有东西都会解绑定,所有的事件监听器会被移除,所有的子实例也会被销毁。
PS:可以在beforeDestory里清除定时器、或清除事件绑定。
生命周期函数图解
PS:图片来自网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