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序言
-
云原生(Cloud Native)的定义
-
云原生的设计哲学
-
Play with Kubernetes
-
快速部署一个云原生本地实验环境
-
使用Rancher在阿里云上部署Kubenretes集群
-
Kubernetes与云原生应用概览
-
云原生应用之路——从Kubernetes到Cloud Native
- 云原生编程语言
-
云原生的未来
- Kubernetes架构
- Kubernetes中的网络
-
资源对象与基本概念解析
- Pod状态与生命周期管理
- 集群资源管理
- 控制器
- 服务发现
- 身份与权限控制
- 存储
- 集群扩展
- 资源调度
-
用户指南
- 资源对象配置
- 命令使用
- 集群安全性管理
- 访问Kubernetes集群
- 在Kubernetes中开发部署应用
-
最佳实践概览
- 在CentOS上部署Kubernetes集群
- 生产级的Kubernetes简化管理工具kubeadm
- 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
- 运维管理
- 存储管理
- 集群与应用监控
- 分布式跟踪
- 服务编排管理
- 持续集成与发布
- 更新与升级
-
领域应用概览
- 微服务架构
- Service Mesh 服务网格
- 大数据
- Serverless架构
-
边缘计算
-
人工智能
-
开发指南概览
-
SIG和工作组
- 开发环境搭建
-
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
-
client-go示例
- Operator
-
kubebuilder
-
高级开发指南
-
社区贡献
-
Minikube
-
CNCF -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简介
-
CNCF章程
-
CNCF特别兴趣小组(SIG)说明
-
开源项目加入CNCF Sandbox的要求
-
CNCF中的项目治理
-
CNCF Ambassador
-
附录说明
-
Kubernetes中的应用故障排查
-
Kubernetes相关资讯和情报链接
-
Docker最佳实践
-
使用技巧
-
问题记录
- Kubernetes版本更新日志
- Kubernetes及云原生年度总结及展望
- CNCF年度报告解读
-
Kubernetes认证服务提供商(KCSP)说明
-
认证Kubernetes管理员(CKA)说明
Aggregated API Server
Aggregated(聚合的)API server是为了将原来的API server这个巨石(monolithic)应用给拆分成,为了方便用户开发自己的API server集成进来,而不用直接修改kubernetes官方仓库的代码,这样一来也能将API server解耦,方便用户使用实验特性。这些API server可以跟core API server无缝衔接,使用kubectl也可以管理它们。
架构
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组件,名为kube-aggregator
,它需要负责以下几件事:
- 提供用于注册API server的API
- 汇总所有的API server信息
- 代理所有的客户端到API server的请求
注意:这里说的API server是一组“API Server”,而不是说我们安装集群时候的那个API server,而且这组API server是可以横向扩展的。
关于聚合的API server的更多信息请参考:Aggregated API Server
安装配置聚合的API server
有两种方式来启用kube-aggregator
:
- 使用test mode/single-user mode,作为一个独立的进程来运行
- 使用gateway mode,
kube-apiserver
将嵌入到kbe-aggregator
组件中,它将作为一个集群的gateway,用来聚合所有apiserver。
kube-aggregator
二进制文件已经包含在kubernetes release里面了。